第二十七章:设计
朝堂之上,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不怒而威。他睨着站在殿内的大臣们,厉声道:“近日不少大臣联名给朕上奏折,请朕把先前调离朝廷的人能妥善安排。怎么?你们这是觉得朕不知人善任,还是受了谁的指使?”
话说到这,他的目光自然地扫向萧逸衡,只是萧逸衡依旧是垂首直立的样子,似乎并不为所动。
“那些人因何而远调,朕都是有记录的。不服气大可去看看,是不是朕因公徇私。”说罢皇帝一挥袖袍,掌心拍在龙椅的扶手上,吓得众人一激灵,赶忙跪地请罪。
而皇帝看见这些人的样子只是加以冷笑,一字一句地说道:“怎么没有递奏折的时候的胆子了?如今蛮夷对我胥朝虎视眈眈,而西北大旱以致颗粒无收,如今内忧外患你们怎么一个来解决的都没有,凑热闹倒凑的开心?”
这一番呵斥出口,已经无人敢言语,都低垂着头一言不发。而这时萧逸衡起身向前一步,引得众人纷纷窥探。
“臣有本启奏。”
“讲。”
“臣认为,先安内而攘外。西北应尽快开仓振粮,只是为防路上有人监守自盗,应派为官清廉者护行。蛮夷虽然虎视眈眈,但依旧惧怕我朝实力,现在应招兵买马,强加训练,并扩大西北驻扎军,让蛮夷畏惧。”
萧逸衡每说一句话,萧妄城的头就大一圈。本身皇帝就对他多加顾及,而现在皇帝正在气头上,他又开始对这些事情大加提议,是明摆着惹火上身。
果然不出所料,皇帝一声冷哼,眼睛微微眯起冰冷的看向萧逸衡:“皇弟果然心思缜密。只是,如今朕刚刚登基,国库储备不多,若大开粮仓,怕是会国库亏空。”
“臣提议向众财主等大户发出募捐,我们身处京城,自然衣食无忧。若是拿出一些支援,也不会如何。”萧逸衡这话一出,众人脸上都有些犹豫的样子。越富有的人便越敛财,更何况突然这么说要捐赠,自然是躲闪不及。
“臣自然首当其冲,摄政王府的三分之一储备都会贡献出来,以解西北饥荒之用。”
“清平王府自然也会拿出三分之一的储备。”
萧逸衡和萧妄城接连这么说了,朝堂上的大臣们也抹不开面子,纷纷将自己的家底掏了一些出来作为捐赠之用。而皇帝此刻见状心里轻松了不少,本来这个方法他一早就想到过,只是如果自己说出来,只怕那些大臣会一毛不拔,到时候不但得不到粮食,还让自己落得个不好的名声。
现在他以退为进,让萧逸衡将所有事情揽了过去,按照他对萧逸衡的理解,萧逸衡一定会率先提出捐赠,这样一来便一石二鸟,既解决了燃眉之急,又将矛头都指向萧逸衡,自己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
只见皇帝爽朗地笑了两声,表面上颇为赞许道:“皇弟果然一呼百应,有诸位爱卿帮助,想必西北之事解决指日可待。只是到西北前路漫漫,要找个值得信任又两袖清风的人来护送实属难事。”
皇帝眼珠一转,最后落在萧逸衡身上。萧妄城见状便觉得不好,只是为时已晚,只听皇帝话锋一转说道:“若论起清廉,皇弟若说第二,便无人敢说第一,不如就交给皇弟将粮食集齐后护送到西北,你意下如何?”
“臣自当竭尽所能。”
萧逸衡抱拳拱手,将命令领下。只是皇帝的计划并不止于此。
“至于蛮夷之事,招兵买马,率兵驻守边疆的事就交给沈副将去办,在皇弟手下做事的人,朕放心。”
萧妄城虽然表面上并无波澜,而内心已经开始哭天抢地。他就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本来在朝中站在萧逸衡这边的人就已经接二连三的被清除出去,剩下的只有一半,今天这么一闹,萧逸衡全是自投罗网,将自己的人亲手推出朝堂。
“若是没有异议的话,就退朝吧。”话这样说着,皇帝却已然起身示意,下了逐客令。
众人跪拜行礼送走了皇帝,萧妄城哭丧着脸起身就要找萧逸衡抱怨几句,刚走到他旁边,却看他一脸焦急地将他搪塞过去,急忙走到安定候身边,他只好耸耸肩,一个人生闷气。
见到安定候就要走远,萧逸衡赶紧走了几步追上去,在他身后喊了一句:“安定候留步,本王有一事相求。”
闻声安定候停下脚步回头看去,见萧逸衡急急忙忙的样子询问道:“不知王爷有什么事?”
“王妃还在安定候府时,服侍她的丫鬟可还在府上?”
“在,当初小女嫁到王府时,执意不带上自己房的丫鬟,我便一直将她留在府上,负责打扰小女的房间。”安定候有些奇怪他为什么突然问起苏结夏的丫鬟的事情,还以为是要责备他不懂礼数之类的事情,故而回答的小心翼翼。不过心里也嘀咕即便是秋后算账,这账也算的太晚了点。
“本王有些事想问她,安定候可否带本王去见这个丫鬟?”
听到萧逸衡不是要找他算账,安定候便松了一口气。身居官场的他自然知道有的事情可以问有的事情不可以问,所以即便心里有疑问,但嘴上也并不问缘由,只在头前带路领着萧逸衡去找人。只要事情不会危及他和府上人的存亡,他便不会太过于关心那些琐碎的事情。
等萧逸衡到了那丫鬟面前的时候,她正在擦拭苏结夏的床铺,忙里忙外的直到擦拭完才发现萧逸衡的存在。
“奴婢见过王爷。”
她惊慌地跪在地上,萧逸衡端详了一下她的面庞。苏结夏曾经和他一起玩时,总会带一个小丫鬟跟在身边,以免自己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需要人帮忙。故而萧逸衡也见过那个小丫鬟几次,即便没有太过注意,不过大致的模样自己心里还是清楚的,而面前这个人的容貌和他记忆里的相差无几。
“以前便是你服侍的王妃?”
“是,从王妃六岁起一直到王妃出阁,都是奴婢服侍的。”
“本王现在有件事要问你,你必须如实相告,如果有半句虚言,你应该知道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