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范雪强散文选

第 18 章节

向美女西施坦露了真情,当然西施也爱上了这位范郎。然而当他们的爱情还没有来得及生出火花时,文种的到来就结束了这段芬芳缠绵的爱情,他将郑旦和西施带回会稽,教习歌舞,准备献给吴王夫差。

政治,是最好的化妆品,是政治的胭脂美化了这些特殊的女人,她们美的原因是她们出生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当这个时候,西施的命运与身份正在冥冥之中发生着惊天的变化。

二、浣纱女变身女特务

《墨子》曰:“吴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沈,其美也。”自古至今,以女色亡国者,世皆罪于女,惟西子例外,无人将其比之妹喜、妲己、褒姒之流,是西子之幸,或三女之不幸?历代文人学士喜作歌骊之行,唐诗人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云:“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

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刚进宫的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越王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步履、礼仪等。西施发奋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由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

她的举手投足之间,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西施入吴后,夫差被她迷得神魂颠倒,春秋宿姑苏台,冬夏宿馆娃宫,整天与西施玩花赏月,鸣琴赋诗。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沉醉于美色,以姑苏台、馆娃宫为家,把国家大事丢在脑后。伍子胥求见,往往被拒之门外,惟太宰伯嚭常侍左右。因此他所能听到的,皆阿谀奉承之声。无数史例证明,大人物一旦到此地步,也就离垮台不远矣。

西施既然与夫差形影不离,对于吴国的政治斗争、军事机密,也就无所不知,且伺机向越国传递她所得到的情报,以致被今天一些精于考证的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头号色情特务。她挑拨吴国的君臣关系,特别是夫差与伍子胥,只要稍微吹一吹枕头风,杀伤力比伯嚭说上一大堆谗言谮语不知强上多少倍。夫差赐剑令伍子胥自杀,恐怕也少不了她一份功劳。勾践的大军能长驱直入,直抵吴国都城,让夫差无还手之力,与西施小姐把夫差迷得晕头转向荒废军政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西施是勾践灭吴雪耻的功臣之一。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诗人罗隐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只因吴国终被越国所灭,而且西施是被越国派往吴国的,她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湎色欲与刺探吴国政治军事机密的光荣使命,因此,被后世赞之为巾帼英雄、爱国女杰……

然而,若勾践复仇并未成功,吴国乃为晋、齐、鲁、楚等国所灭,西施恐怕就不会有上述美名,而很可能被正统史学家、文学家打入“祸水”的行列。那么,是沙场中的铁马金戈残破了红颜,还是君王的庸俗丑陋成就了祸水?

三、美女结局众说纷纭

在吴越之争硝烟散尽之后,美女西施的结局,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愧疚自缢说、被范蠡带走说、被范蠡沉湖说、被吴人沉江说、被勾践沉江说、被越后沉江说。

其实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但人们普遍流传的版本更倾向于第二种,那么,西施无疑是四大美女中最幸福的一位。

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在历史文献中却找不到踪迹。专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史记·货殖列传》均不见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从史实考察,范蠡故里在楚国三户(河南南阳境内),西施家住越国诸暨苎罗村,年轻时范蠡与西施都没离开过家乡,不可能有见面的机会,更不能成为情侣。范蠡入越后,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诸暨去见浣沙女西施。勾践为了腐化吴王夫差献美女西施、郑旦于吴,此时范蠡有见到西施的机会,但范蠡也不会从中插上一脚,去和西施谈恋爱。

关于是谁把西施献给夫差的,史书记载不一。《越绝书》说是文种送去的,范蠡就成了局外人。《吴越春秋》说是范蠡送去的,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范蠡只会敬佩西施为国献身的精神,哪里还有心思去和西施谈恋爱。但小说戏剧为什么把范蠡与西施的关系,描绘的那样情意绵绵,温情脉脉,难舍难分,甚至还说范蠡离越后,携带西施遨游四海。

个人认为这主要是文学家们对西施的同情,想给西施找一个理想的归宿,而这个理想的归宿,则非范蠡莫属,但这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据史书记载范蠡确实有一位夫人,生了三个儿子,但这位夫人绝不是西施,尽管我们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基于同样的感情,希望戏剧中范蠡与西施的情侣关系,永远演下去,小说中的范蠡与西施的爱情,也永远传下去。

走近蔡文姬

一、博学多才的千古奇女

红颜命薄,一直以来都是令世人所慨叹的,对既长的漂亮又很有才的女子感叹尤甚。她,千古奇才,博文学、精天文、通地理、善诗赋、晓音律,是历史上少有的才女。她的才华,曾经令一代雄主曹操也为之倾慕。可是,她一生坎坷,婚姻十分不幸,在几经周折、几度沧桑后,在历史上写下了一桩千古美谈。她的名字叫做:蔡文姬。

也许是因为父母的遗传,亦或是因为家族的熏陶。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书法家,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中,自小就耳濡目染的,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她六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的她更是琴艺超人。蔡文姬从小还以班昭为偶像,也因此从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留名青史。

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非常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东汉政府的腐败,社会的动荡,终于酿成了黄巾起义,使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扩大。她的命运也在这里开始出现转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经周折,几度沧桑后,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

打赏
觉得本书不错?打赏作者,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