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高考后立马捡垃圾

第二十三章 当店主的半天

陈凡从机场回到家里已经是中午,陈父陈母都在店里忙,厨房里根本没什么吃的,陈凡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泡了一桶方便面加了一个卤蛋,一根香肠,陈凡吃完之后休息一会。

叮叮叮!

电话响起,陈凡拿起手机,来电显示上显示的是何天君。

“喂,何叔叔有什么事吗?”

陈凡笑着问道。

“听说你小子在王侯墓葬那边受了点委屈,怎么样?没什么事儿吧,要不要到我这边来和我喝几杯诉诉苦?”

电话那头,何天君笑着关心他。

“没事没事,就是一些小事情,何叔叔不用担心,我很好对了,古董交易公司那边怎么样了?最近有没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

陈凡挠头。

“最近说实话还真没有太大的事情,就算是要拿出古董,那也要等到公司那边把一切东西都安排好了再说,你最近也不用这么忙,就安心在家里多陪陪父母,要是闲的没事儿也可以到我这里来。”

何天君想了想开口道。

“那就多谢何叔叔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何天君挂断电话,陈父陈母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

与归来的陈凡,陈父陈母就像没看到他一样,提着买好的菜走进厨房,折腾一会之后就是一大桌的好菜。

“你小子不会是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吧?”

饭桌上陈母看着陈凡问道。

“你儿子是那种会让人欺负的人吗?你也太小看我了。”

陈凡笑道。

“回来了就去店里帮我盯着,我最近打算再出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几件好点的东西,店里那边才开张,家里原来的几个老物件拿过去也不够撑场面。”

陈父点头道。

“老爹,我记得你房间里不是还有一幅那个清朝的春宫图吗?那东西你小时候不是说能够价值几百万吗?”

陈凡突然开口。

“咳咳。”

正在吃饭的陈父差点儿没有被呛到,连忙喝了几口水,把嘴里的饭全部咽下去。

“臭小子小时候的事儿你都记得,那幅春宫图早就被你老妈给扔了!”

提起那幅春宫图,陈父就是气不打一处来,那东西可是他的老爹,也就是陈凡的爷爷传下来的,实打实的好东西。

如果放在古代,那绝对是皇帝才能够看到的,春宫图里面画着的东西不单单惟妙惟肖,材料也是十分珍贵。

本来陈母对春宫图的存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却因为陈凡小时候调皮捣蛋,无意之间发现了这幅别样的图画,对图画里的东西产生了兴趣。

而父子二人探讨这个秘密的时候,恰巧被路过的陈母撞破,于是乎陈母便直接将春宫图给毁了,理由就是这东西会影响到陈凡的健康成长。

陈凡憨厚一笑不再说话,他可是记得老妈把春宫图撕烂之后,老爹跑到垃圾桶里找了大半天,把那些撕碎的图画全部拿回了家,一直小心翼翼的放着。

就是不知道拼了这么多年,那幅春宫图有没有完全拼好。

吃过饭,陈凡在家里小睡一会儿,下午就跟着陈父去店里。

店铺不算太太大,毕竟是在寸土寸金的地方,和周围那些高楼大厦比起来,有一股莫名的落败的感觉。

“臭小子,看店这种事小时候一直和你讲,今天是你头一回看见,可得给我注意点。”

陈父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这些东西你从小一直住在说,这么多年我都已经能倒背如流了。”

陈凡挥手,大步走进店铺。

陈父摇摇头,骑着三轮车远去。

店铺里的布置依旧停留在上个世纪,准确的说这里已经被封闭了很久。

陈父从何天君手里重新拿回店铺,并没有想着大肆的改装,依旧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董店的感觉。

两边排开是各色的防弹玻璃制作的陈列柜,柜台当中稀疏的摆着一些古董。

陈凡熟练的烧了一壶热水,泡了一壶绿茶,悠哉悠哉的坐在摇椅上,一边喝茶一边消磨时光。

……

“记住我和你说的,这件东西也少了200万绝不出手。”

“程老板,再怎么说您也是宣德器的大人物,何必和这么一家落败的小店过不去,要是传出去对您的名声也不大好啊。”

“怎么,你们做黑猫子的人什么时候也开始有同情心了?不都是拿钱办事儿的家伙吗?钱我已经给了你了,事儿要是办不好,可就别怪我不给你面子了。”

“行,提醒的话说到这儿就行了。”

面包车打开,相貌有些苍老的中年男人走下来,他颧骨高突,脸颊深凹,双眼暗淡无神,看起来就像是大病初愈一样。

明史大夏天的,穿在身上的黑色风衣却裹了又裹,就像是过冬一样。

“有人在吗?”

中年男人走进陈凡家的店铺。

“来客人了。”

陈凡放下茶杯,从老摇椅上站起来。

“您好,我是这家店的店主,有什么我能够帮到您的。”

陈凡笑着问道。

“你们这里收不收古董?”

中年男人咳嗽一声,将黑色风衣撩开,露出一个巴掌大小的天青色的笔洗。

“当然,我们店就是专门收古董的,如果可以请把这件东西交给我好好看一看。”

陈凡戴上手套。

“嗯。”

中年男人两手托着笔洗放到柜台上。

陈凡拿起笔洗小心翼翼的观察,初步一眼看过去,这东西绝对是好东西。

整体形状匀称,而且颜色是比较少有的天青色,用手指摸上去表面光滑,而且没有任何的杂质。

整个笔洗的形状形如莲瓣,寓意十分的好。

翻过来看必须底部依稀还能够看到一些红色的痕迹,那应该是烧窑时留下来的官窑的印章。

“这件东西是我家里祖传下来的,我听别人说是汝窑的笔洗。”

中年男人扶着柜台开口。

“如果从表面上来看,这件笔洗的确很符合汝窑烧制的特征,首先是支烧,而且釉质也比较松软,不过仔细观察这件笔洗的上部,却能发现一些不大对劲儿的地方。”

陈凡缓缓放下笔洗。

打赏
觉得本书不错?打赏作者,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