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鸿蒙天尊

第一百五十二回 释迦一花叶证道,波旬六欲难众佛 (2)

此研究。今日此难承蒙地藏相助,大恩不言谢。”连忙拉紧苏冰往燕雀桥而去,苏冰听了那胯下锦鸡一声凤鸣才让其回过神来。聿明氏慌不择路早在云中子之前往外跑去,他确实渴望逃出他化自在天数万载了。路上还对苏冰一番说教,讲什么逃跑心得,苏冰不敢多言默默点头表示认同。二人一言一语,更像是哥俩惺惺相惜,从各个方面臭味相投了起来。

——

石壕村两鱼井外,两位菩萨下凡。气息不掩,皆是本相。孔雀明王菩萨骑大孔雀手捏兰花,韦陀菩萨持金刚杵金刚怒目。又来一个背剑男人剑眉星目,虽说气场内敛,夏姬黑殿出身识人之广,一眼便看出人修为不在二位菩萨之下。如今苏冰魂魄下了地府,突然又来了些活佛菩萨。她不过紫府修为一介女子,怎知道这些仙佛所来为何。若是真冲苏冰肉身而来,自己又岂能挡得住。正在夏姬犹豫要不要暴露身份求黑殿护法相助的时候,背剑男人口中先笑,“七七之数。苏冰此子甚是孽障,魂魄竟敢下那地府四十九天不归。为师早叫他量力而为,不可教也。”

孔雀明王菩萨捏个佛号,“陆施主说笑了。此去有惊无险,善哉,善哉。”

夏姬听苏冰在那春亭湖之上游船逃命之时便提起过,自己有一师尊修诛仙剑,八门仙剑从不离身。这背剑男子想必正是诛仙剑陆炎,至于两位佛门菩萨模样的,倒是叫不上来。

“女施主不必惊慌。吾二人乃是孔雀明王菩萨与韦陀菩萨,此番是来恭喜苏公子此去地府有惊无险。女施主护法有功,赠你一物佛珠保命。”韦陀菩萨难得一回收了金刚怒目,递上手中佛珠给夏姬。

夏姬尚不明不白,不敢枉受恩赠。正欲回绝,只听两鱼井中苏冰朗朗笑道不必回绝,面目大惊,这才敢收下。

两鱼井三道仙气冲出,三色锦鸡已断气绝。看来是抵了苏冰一命。那这三道仙气想必是有一道苏冰魂魄。仙气归位,苏冰口中慢道。

“辛苦你了,此去功成有惊无险。”

一百五十七回 十二花神续前缘,雾里常看水月花

霜降已过,叶落树黄之时。蛰虫入洞,老鸦冬眠。蝉尸已被啄食,熊虎不敢面天。戚戚然寒风刺骨,躲得过否一场寒天。

却说云中子踏燕雀桥过阴阳两界接壤之处,早已察觉出佛门两位菩萨下凡。苏冰三魂归命,七魄入体。听到几位仙佛私语,弯腰捡起那七星命魂灯收入玉龙令。回头望向两鱼井下不知何处的风光,怔怔出神。

背剑剑仙。孔雀明王。韦陀金刚。

此三人聚往一处,总有人往妖星下凡或是旱魃出世去想。显然也很有道理,佛道两派有头有脸的人物,平日各自在自己道场受香火供奉,岂会聚在一起。

孔雀明王看向苏冰,眼中温和善意。韦陀金刚看向苏冰,也无金刚怒目。真乃怪也,唯独这背剑陆剑仙箭步上前揪着苏冰耳朵,先怒骂一顿不听为师规劝。唯独陆剑仙算是表现正常,其余几位就连护法七七之数的夏姬也面露笑意。莫非他苏冰此去生死难料,诸位是高兴庆贺?

又见这两鱼井边阎王显灵,有蚂蚁排成一列诗句,他道:

石壕村中道法高,两鱼井下阴阳倒。

井上恶人牢狱祸,井下恶鬼业火烧。

锦鸡说来非凡品,黄泉之下替凤凰。

才名金银人人争,不如熟读忠孝义。

除魔卫道身先死,功德永铸奈何桥。

你见一道功德金光照在苏冰身上。列位仙佛自然知道此乃行大功德才有的天地异象,能洗髓伐骨增阴铸德。当年韦陀超度数万亡灵才有如此异象,没想到如今苏冰凡人境界也能勾动如此天地大势。果然是气运加身,非寻常修士能堪比也。

此时天寒地冻,石壕村在安天国最北端。一年之中虽是有寒暑之分。落雪纷纷时也能冻死活人,村民是早在暑天备好储粮。家家闭户为躲寒冬。

道家阴阳之说,此时该应的是四季轮回之中冬寂二字。万物归于寂灭,春来再发新枝。那涂山狐修为被封,捆在房梁之上四十九天。也是被折磨的半死不活了,寒风凛冽吹的她玉肢冰凉。无灵气护体,凡夫俗子谁能扛得住如此寒风。苏冰念在涂山氏与齐水有旧,尚对她留几分情面。这夏姬可不念此情,本就是黑殿出身行事讲究一个心狠手辣。既然苏冰说过留她一命,那便真的留她一口气罢了。温柔只留给心上之人,真把小狐狸折磨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苏冰再晚来两天,这涂山狐自尽了也未可知。

——

陆剑仙在外倒是一本正经,背负剑匣,七门仙剑锁于其中。口中念道,“此地乃当年冰凤涅槃之地,每逢冬季便天寒地冻。是五行之中水寒过剩缘故。徒儿如今得敖家五行道法,这涅槃之地便交给你去解决了。为师此番前来另有要事。”语罢看向躲在云中子身后的聿明氐,这聿明氏见韦陀普萨与那孔雀明王普萨齐至,心中惊惧万分,直呼晦气。莫非自己才逃大难,又遇这位霉星。

韦陀菩萨先道,“聿明前辈勿要惊慌,此番我来是为感谢你的。老衲知恩报恩,此一缕鸿蒙之气便赠予您了,聊表歉意。”语罢韦陀手中净瓶飞出,聿明氏接过,心中又惊又喜。好大的手笔,普天之下多少洪荒境巅峰大能欲求鸿蒙大道而无鸿蒙之气不得入门。如今自己经历天劫大难不死,肉身重聚之后,反倒修为不退反进,已有洪荒中期修为。距离那巅峰,甚至鸿蒙之境也并非镜花水月雾里看花。洪荒境天地同寿,天资又不差,一路修行根基扎实,早晚能修至洪荒巅峰。

如此贵重之物聊表歉意,属实难以言会。聿明氏忧上心来,韦陀菩萨心领神会,口中说道,“此番前来,实有所求。当年昙花仙子被贬,十二花神天罚结束后官复原职。如今也算天意如此,烦请找到那十二花神助昙花仙子解开天罚,重复肉身。”

聿明氏长叹,“梅花花神江采萍,李隆基妃子。杏花花神谢道韫,宰相谢安侄女,文神王羲之之子王凝之爱妻。梨花花神虢国夫人,杨玉环三姐。牡丹花神杨玉环,唐玄宗宠妃。石榴花神潘淑,孙权皇后。莲花花神西施,浣纱美人,吴王夫差之妃。海棠花神秦若兰,芳华绝代。桂花花神张丽华,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妃子。菊花花神梁红玉,名将韩世忠之妻。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徐氏,蜀主孟昶之宠妃。山茶花花神王嫱,字昭君,出塞美女。水仙花洛神甄宓,曹丕之妻,昭和皇后。可见此十二花神各自皆有背景,我去求他们十二人帮你救昙花仙子,难也。皆是些王侯将相,我只与几位有来往罢了。若要救昙花仙子,还得她们十二姐妹齐书上奏玉帝。若刍是玉帝执意不放人,也无更好办法,难,难。”

韦陀菩萨沉思半晌,也觉聿明氏所言有理,叹曰,“依聿明前辈之见该当如何?”

聿明氏口中道,“莫急。你我万年前便有缘,既然此事关花神,老夫年少时留恋风花雪月。与她们皆有些因果。此事莫急,十二花神我逐个联系。先去拜访江采萍,她平生好一口羊头肉。需要用净白羊头,以红姜煮之,紧紧卷起,用石头镇压,以酒淹之,使酒味入骨,然后切如纸薄,把来进御,风味无穷,号称“绯羊首”,又叫“酒骨糟”。此物还得去找名厨下锅,老夫替你跑一趟吧。只是好奇,你在佛门修行,为何如今尚忘却不掉这份尘缘。”

“吾心中一直意难平,释迦当年点化我才得以逃出一命。严重时几近入魔,唯有化解这段尘缘,忘却佛法结成姻亲。下一世重修,方能入金刚之上境,成业果菩萨。”韦陀口中叹道。

想来也是,韦陀可是最早跟着释迦,保护其功成如来佛祖不受波旬阻挠。当年那些护法金刚如今有成八部天龙,有成菩萨,甚至有修至佛。唯剩韦陀一人因情所困六根不净修为难进,佛法越精深,心魔越甚。若再寻不到昙花仙子结姻亲,莫说修行,只怕是要堕入魔道,从此护法金刚怒目不再。

释迦涅槃前曾长叹,若韦陀入魔,他将亲手将其打入他化自在天。

一百五十八回 天边月上两心印,可怜世上有情人

秋水遥岑,妆淡情深。江头河尾,鱼传尺素。今来古往,多少爱恨离别,多少痴男怨女。两心相许,真心相待,实乃缘也。缘结正果,修得正缘,实乃命也。缘起爱恨生,缘灭爱恨散。天地万物皆在这缘分一道上。前世修来的缘,报在今世。韦陀与昙花仙子相遇,灵鹫山之上释迦牟尼佛早已知晓。到了那般境界,一眼便能看穿前世千次轮回。

灵鹫山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释迦牟尼早修出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法身众德圆极,乃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今日释迦牟尼佛召众菩萨于灵鹫山下。如此盛况,凡人修士修天眼通,远观南海亦能辨出有佛光。众圣齐至,释迦牟尼先问,“今天下大势,中土道门似是疲于应付域外邪圣。实则三清五老耐心。中土虽扰,远未到一绝生死的地步。众位道场分布九重天,人间尤甚。可一一说来见闻。四大菩萨齐出,观世音菩萨持玉净瓶拈花先道,“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南海散圣,六道修士虽有争夺,皆在因果之内,合乎天地大道,善哉。普陀山下凡人香火旺盛,聆听众生疾苦。凡间近年来王朝更迭,也在大道之中。”

地藏王菩萨持禅杖道,“自补天之后,未曾有如此冤魂满狱景象。吾六道化身超度三界冤魂,功德虽在,怜悯齐天。九华山,九座佛山可镇九州鬼魅,人间之祸,不该是鬼魅所致。道门各路诸神皆在阴阳两界看守。玉帝重视此事,天庭下令后,各路散圣为争宝求缘,也来凡间镇守。阴阳平衡岂会乱,吾怀天下苍生之苦为己难,也当全力维护阴阳两界平衡。”

普贤菩萨于诸位身后,你见这位左胁侍戴五佛冠金色身,右手持剑左手结施愿印与凡尘眉眼自然不像。男儿身材生得女儿眉眼,是乃佛法修至大成。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右胁侍,打佛号口中道,“峨嵋三山,东晋时与道门吕洞宾相争。吾以座下六牙白象一牙交换,才得此地弘扬佛法。自隋唐以来昌盛,未曾听闻有两界之难。因果推算之中,诸天神佛皆无命灾。人间蛟鬼虎僵之类妖魔,亦为小难。能致千人万人命丧,也不致两界有难。”

文殊菩萨天衣天冠,顶结五髻。身如山岳,眉眼生得却好似女子一般,好似佛法修至菩萨境,皆为女儿相。文殊菩萨口中也道,“忆昔汉明帝时,吾传化身去往五台山弘扬佛法。佛道自然相争。那日吾以比法为由,令火焚烧经卷,道教除去李耳著《道德经》外,尽数焚毁。吾井圈纹丝未变。才博得汉明帝钦佩。那李耳至今仍对此事无奈。本座思来想去,唯有此事算的上冲突可拿出来讲。其余并未有能影响两界之事。佛祖还请明言。”

文殊菩萨言毕,四大菩萨目光齐至,同样好奇。佛祖虽未明言,四位菩萨节能听出言语之中有两界之难的意味。释迦牟尼见四位听出话里玄机,道了一句佛号,仙言前日推算出自己即将涅槃,投胎往人间。伺候佛界由未来佛弥勒佛主掌,自己需以身献道。自己涅槃来化解一次两界之难,乃是功德一件。四位菩萨听后震惊,佛法修至菩萨境,一眼便看尽千世轮回,却也未曾算出这两界大难。佛祖释迦佛法无边,已然能感受到天地危难。

“若吾以身献,可救两界生灵之命。此乃我佛信念之根。功德之大,可为后辈立明镜。你四人切记我走后不可乱我佛性,总以苍生为怀。”释迦牟尼佛如是道。四大菩萨面色震惊,口中皆呼:“愿随佛祖之愿,普度天下苍生。”

释迦望见四位菩萨,各自不凡。感叹佛教如今昌盛,若是前世自己在菩提树下悟道之时,哪有如今气象,天魔波旬也敢阻其参禅。唏嘘也,佛祖悟道为救众生,如今涅槃再为众生。正乃敢献两命为苍生,如来佛祖怀大愿。

江湖有江湖的故事。和那满天神佛之争比起,更有人味。

聿明氏不急不慢,嚼着从苏冰那边抢来的糖人,躺在歪脖子树下。抬头瞥见两位菩萨目光皆在苏冰身上打量,不免好奇。严冬三寒,石壕村青女飞升之地。按理来说应该有功德扶持,风水宝地不说,冬暖夏凉应是惯例。偏偏常年天寒地冻,好在物产富饶,这才有了外人觊觎村中一幕。天子朝堂动荡,靖安王爷独子被暗杀在京城,这不一怒马踏京城血气直冲九霄。帝王之争,争那山河万里。官兵俸禄愈少,可怜。苦了百姓,起码这石壕村上面郡县大小官员一心贪污,谁也不管石壕村死活,散修老道便硬了拳头。眼红石壕村也非一两天,卫山在此清修,才护得村中安宁。村长之当来了位神算子,谁料到这位乃是阵法宗师与剑九诛仙陆炎师出同门。要说这聿明氏未曾被镇压在那波旬六欲天时也是江湖之中,大千世界里的一位逍遥散圣。见多识广,如今修为虽然早不复当年,阅历仍然不减。

“莲骨应龙血,你是龙溟的儿子。”孔雀明王菩萨一言既出,一老一美身后站着两位惊骇疑惑各自不解。夏姬听不真切,她印象里这位向来囊中羞涩常爱过过眼瘾,带着两人东躲西藏时候,除去睡觉也得紧握那杆七阳落雨枪,身上似乎也再也没有其余千金物件。自己虽然出身黑殿,也是父亲入赘黑殿换来她们夏家一丝生路。黑殿做事心狠,当年围杀龙溟黑殿首当其冲。推波助澜有各方势力,花钱办事的买卖只为白日净世炎。派自己跟随苏冰,心中总觉不凡。聿明氏更为震惊,当年太乙真人以九节莲花为哪吒塑骨,才有如今三坛海会大神。这莲骨已是惊天的造化,应龙血更骇人听闻。

“太一救苦天尊爱妻乃应龙所化,当年赠伏羲河图,带女娲见天帝。太古时期便早已鸿蒙之上境界,祖龙如今半死半僵。若非如此,单凭祖应龙的实力,放眼如今天下,应龙一脉该是无人敢惹。也是太上老君参与封神之中,祖应龙被封神内争所逼迫远赴东海,才有如今龙皇岛。”聿明氏口中道。

韦陀菩萨揭佛号点头称赞应龙功绩,当年天帝封其司四季、司中岳、司中土、司黄河,如今生死不明。龙皇岛独占天下鸿蒙气三分。若非忌惮祖应龙,早有一众势力攻占此等宝地。

苏冰自然而然拍去屁股上的黄尘泥土,生在一个平凡穷苦人家,自幼养成了玩闹再疯也不能作践了姨娘一针一线缝出来的衣裳。算来自己七岁稚童出门游历已有二十个年头未曾归家,也不知爹身体怎么样。前年听说爹不知为何被封作中垒校尉。这可是朝廷武官,虽然从八品芝麻官,也是月食俸禄一份官差。比起先前织布贩履的日子好过了许多。这位敢为子索命的靖安王爷亦是十分欣赏苏老爷子,说是许诺千金美女只为苏老爷子出山助其夺天下。苏冰爹胸中正气不助逆贼,座着中垒校尉位子手下千兵。千骑威震一山,百姓人口相传那靖安王爷也不敢在此地造次,此前王爷麾下万马久攻眉山不下,麾下死伤小半,畏惧只得绕开眉山脚下。老爷子也有个性,天子传召不见。听诏不听宣,从八品活的更胜当朝宰相。只守眉山,方寸不动。这靖安王爷如今自立国号楚,与当朝天子各持半壁江山。

苏冰幼时记得爹有些武艺,谁知卷入这帝王之争里。若非老爷子一战成名了,连这个儿子都不知道老爹有此等威风,心中亦焦愁起来。

朝堂动荡,山河破碎风飘絮。老爷子出这个威风,这帝王之争出一时威名,只怕哪日搭进自己性命。心中暗道自己若是一有时间,定要回家。各路道法绝学传给家中保命自己方才能够放心离开。

养父有养育之恩,生父有血海深仇,二者为一个孝字皆不可辜负。

打赏
觉得本书不错?打赏作者,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