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鸿蒙天尊

第四十三回 白龙衔月印潭中,桥前流水各西东 (26)

却说阴曹地府十八冥殿之中,苏冰一路看尽十八层地狱惨状。心中再坚定也是止不住的发寒。酆都大帝面前岂有戏言,正在准备受罚之时,只见一道灵光直射天灵。正是那陆炎飞声传讯至此,苏冰闻询先是大喜,而后大悲。这一路地狱恶鬼皆惨状,辞别楚江王后,鬼差在前引路尽收眼底。见苏冰面色变化,鬼差口中笑道,“贤公不必强求,本就是卫山的因果劫难,受不受,是谁受都没差罢了。”语罢两鬼差率苏冰行至沧海。沧海之中,有一座大山,名唤度朔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枝杈杈,绵延了三千里。在枝枝杈杈的东北方,有一座门,名鬼门。鬼门之前,只见两神将巍然而立,丑怪凶狠。两神人掌管鬼魂平日进出,若是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下,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大桃树枝干盘曲三千里,树上有一只金鸡,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叫鸣,鸡鸣之前无论鬼差还是罪鬼,必须回到门中来。若是鬼差迟到,轻则贬去官职,重则魂飞魄散。至于不祥之鬼,鸡鸣未至更是没有半点活路。这也是为何自古鬼魅怕鸡鸣的缘故,金鸡属阳为一方面,此中神荼、郁垒至典故乃其二。而当初云中子留二鬼差喝酒直至金鸡报晓时鬼差无奈返回便是因此缘故。有神荼、郁垒二神人自太古把守此鬼门,世间阴阳方才得以平衡。

二神位于桃树下,坦胸露乳,黑髯虬须,眉发耸互,头生两角,手执桃木剑与苇索,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难怪鬼见亦当落泪。

鬼差在前引路,见二神人上报道,“小鬼奉楚江王之命前来带人求见酆都大帝。”

神荼、郁垒二人见苏冰金光气不凡,却修为不过紫府境,心中好奇,半晌方笑出来,“原来是熟人前来,自当放行。”

一百四十九回 云仙下笑世上士,骑鸡沉魂北罗酆

却说苏冰骑三色锦鸡一路行至度朔山门前见神荼、郁垒两神人,不知何故竟心底生出三分熟悉。无暇多想随鬼差入那酆都门中。要知道当年老子一气化三清,元始天尊一念化作玉帝掌管三界,一念便化作酆都大帝掌管阴司地府。十大阎王各司其职,乃鬼中之王。万鬼称帝,唯有酆都大帝一人如此。

酆都府前忽响起雷鸣马啼,震得百鬼变色,声如山崩。苏冰自然吓了一跳,探头望去,竟然有平日难得一见的阴兵借道。看起来这些阴兵还不是寻常修为,人间皇家最王牌的唤做御林军,这阴曹地府之中阴兵更不比阳世逊色半分。寒刀霍霍,骨马当先。看架势可不止几十铁骑,早就在楚江王地界听闻酆都大帝有一支阴兵堪称精锐,一直是王府京都的守卫,从不负责阳间公差,专掌酆都府护卫。战力自然举世无双,更罕见的世除去甲士,还有多位气息不显的高手随在队尾,苏冰借龙神心脉隐约能察觉出,这几人修为更是深不可测。如此阵仗是为谁而布置的,倒是令人好奇。

当年玉帝下凡将秘法授予凡间修士,太清宫道士书《上清高上金元羽章玉清隐书》,其中载:北台金玄洞微玉清消魔大王,生乎始劫之中.二仪分判,三象植灵,天地翳莽,幽幽冥冥,正诞于北漠广寒之庭。借凤函命、魔灵幅、封掌九玄,总领五岳,捡摄北酆,匡正三五、馘斩六天,咸制万灵。下领北罗酆,起于龙汉元年,有北阴酆都六洞鬼兵,神灵魔王,游行人世,杀害生灵,莫能制御。玉帝召北帝统率神将吏兵,演大魔黑律,行酆都九泉号令符,紏察三界鬼神印,降伏魔群,驱荡妖氛,救护黎庶,功成行满,升入北极中天自然总极紫微大帝之位。

酆都大帝又称北太帝君居北都山今又称度朔山,阴司之山。然世间阴阳相对,阴间一山必有阳间一山相对应。世传阳间太郯国丰都县的平都山便为北太帝君道场,西汉王方平、东汉阴长生等曾在此修道成仙,白日飞升。

此乃旁话。不过酆都大帝掌阴曹地府这些年来,似卫山这般六道轮回境大能突破未果陨落的也不在少数。只是其中以卫山名气最大罢了。六道轮回迈过便是洪荒,与天地同寿日月无疆。再不受大限所制。若说生死境是一步生一步死,那迈过生死境的六道轮回,也不能算是超脱生死了。只是寿命悠长几近无穷。穷苦六道轮回境修士借助丹药法宝增寿五万载谈笑间。如伪善者多阵道宗师,自然富可敌国。当年卫山一套阵法可谓有价无市,每天门前求阵的客人能从春庭湖排到傲来岛。

“云尊远来,有失远迎。”

酆都大帝声如洪钟,穿过阴兵队伍响彻整个酆都殿。五方鬼将,三尊上宾同一时间目光放在苏冰身上。此子便是云尊转世,怎的修为尚不过天仙。半晌酆都这才想起,云尊尚未飞仙,前世记忆未回忆起来。倒是吓得他阴界鬼帝如临大敌一般,摆出这般阵仗迎接云尊。

——

今年春庭湖前,天雷杀了那个什么天下阵道宗师。所谓老天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管你是阵道宗师也好,有通天手段也罢。渡过天劫便算是与天同寿,渡不过就是身死道消。古来亘有的规矩,谁曾想竟然都闹到了酆都大帝这里。

“阶下何人,寻朕何事。”

酆都大帝衮冕皇冠巍然而坐,目光似电紧盯苏冰。一股难言气势压迫苏冰这个紫府境的凡人,怎么看也是想给这小子来一个下马威。既然前世记忆未启,酆都正好借此机会耀武扬威一番。酆都大帝的威压,凡俗修士见之,多半吓的大气说不出来,起码不能是面色自若,悠然自得如同苏冰一般。

苏冰对答,“陛下,吾从阳间而来。此来所谓两件事,一乃阴司钱粮一事。妖僧假借鬼神之名,骗取阳间百姓不知多少钱财,吾舍命来此为民请命。”

酆都大帝闻言稍有笑意,“此事楚江王已与我所言,贤公有此担当是谓人中龙凤也。还有一事,莫不是为卫山魂魄而来。”

苏冰回,“正是。”

酆都大帝突然拍桌而起,须发倒竖。露出那阎罗相来,吓的满座鬼神无人敢高声语。“放肆!我阴司自天地初生以来便有此规矩,六道轮回以下皆由我阴曹地府掌管,你卫山有何不同于万千世界芸芸众生。朕掌此界自天地初分之时至今,多少冤情孽债。你卫山不过一介草莽散修,岂能引你一人坏我万年规矩。王侯将相入了我地府,便与庶子草民一般无二。皆按功德入那六道轮回去了。依朕所见,不如将卫山打入天道重修一世罢了,不必再受着人间红尘情缘困苦,岂不美哉。”

苏冰此时哑口无言,酆都大帝果然老辣,言谈之间软硬兼施,完全没给苏冰一句反驳的机会。心想至此处,额头不禁浸出汗水来。又想起云中子耳边吩咐,只需面见酆都大帝即可,剩下的功夫交给他云中子来解决。苏冰想至此恍然,手中云中子所秘赐玉符捏碎,只见大堂之上一道祥云生出,一女子白袍窈窕,青丝披于脑后。单论气质此人绝对还在郭云儿之上,与那太阴宫宫主当年齐名的冰山美人。来者正是云中子本尊,只见云中子目光一凛,气势压倒酆都大帝半分。

“酆都,多年未见,怎在此欺我徒子徒孙。”云中子怒目,不给酆都大帝留半点面子。酆都大帝见状面色一阵难看,他早料到卫山之死不会这么简单吓唬两句徒子徒孙便结束了。既然是云中子的徒孙辈,依她的性子自然要为自己人出头。当年岑逸仙两界之战之中陨落,还是云中子亲自杀到深渊,把那什么鸟祖师杀了个精光才回来。桀骜的很,实力却又在这摆着。很是令人头疼。当年玄奘西天取经之时便有个孙猴子来此处找事,偏偏这猴子神通广大奈何不得。今日又来个云中子,依旧得罪不起。真要让着姑奶奶,不然她老人家一怒掀了这阴司地府也不无可能。阴司之神能有多少法力,如何得罪此等与烛尊平起般的人物。

酆都满脸黑线,却只能强装笑意口中道,“原来是云中子前辈。太古一战后便少有来往,不知今日来我寒府有何贵干。”

云中子倒是一点面子没给他留,“酆都你少在这装疯卖傻。欺我徒子徒孙也罢了,如今还在这跟我套近乎。我问你,卫山魂魄何在!”

苏冰躲在云中子背后,眼神似笑非笑看着酆都。酆都气的三尸神暴跳,若非几千万年的定力尚在定要臭骂苏冰一顿。苏冰自然无所谓,骂便骂了。什么叫出门抱大腿,早知道师门还有此等神仙姐姐集实力与美貌与一身,还跟这小小酆都费什么话,进门第一句便得先大喝一句,问问酆都小儿在何处,还用得着如此客客气气的。想到此真是一阵后悔,咬牙跺脚,众鬼神看的不明所以。

酆都大帝面如土灰,半晌答复,“卫山魂魄朕才让关羽去寻,如今三魂归天,七魄归地。我这里只有卫山七魄罢了。既然是云中子前辈想救人,朕自然不拦。”

“神荼,郁垒!”

酆都大帝口中唤鬼门前二神将,二人闻言忙上殿内,“臣在。”

“你二人带云中子前辈往铜柱地狱而去。卫山七魄如今在此地关押,本来是待三魂集齐押入地狱行刑。既然云中子前辈发话了,带他们去放了吧。”

一百五十回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却说二神将恭声遵命,转身引云中子苏冰二人出了大殿,一路向西往铜柱地狱去了。此地乃是生前故意纵火或为毁灭罪证,报复,放火害命者,死后被打入铜柱地狱。小鬼们扒光你的衣物,让你裸体抱住一根直径一米,高两米的铜柱筒。在筒内燃烧炭火,并不停扇扇鼓风,很快铜柱筒通红。商纣王炮烙之刑便是此意,当年梅伯便是被昏君以此刑罚折磨致死。

如今卫山三魂归天,七魄在此眼睛空洞无神,即使一直受着这炮烙之刑,眼睛也似枯槁,甚至连惨叫都叫不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炮烙柱把肉烫熟烫烂,再恢复如初。周而复始不断折磨。真乃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十八层地狱名不虚传。云中子看在眼里,怒从心生,当时气的美目紧皱握拳不松,口中忍着问道,“谁下令上的刑罚。”

神荼郁垒隐约感觉云中子前辈心情不对,试探说道,“按三生石来算,当年卫山叛出师门逃命之时犯了纵火罪。如今在此地狱受罚,乃是天意。”

云中子终于忍无可忍,“放肆!我门中事哪轮得到你们插手。当年那场火是我暗示他小子放的,怎么,你们还要给我也上这炮烙之刑不成!”

神荼郁垒一改往日凶神恶煞,全都没了话。心中也知,莫说他们两个门神,就是酆都大帝见了云中子姑奶奶他也得认怂,谁在这个节骨眼上跟这位硬钢,那纯属脑子有问题。七窍玲珑心怕是一窍不通那种,愚不可及了。若是说酆都大帝下令上刑,等云中子前辈离开之后,他二人恐怕难逃一罚。思来想去心生一计,不如将此事推到妖星身上,口中便答道,“实不相瞒,我阴司这几日奉命抓捕上界妖星下凡。这些时日对十八层地狱严加看管,生怕妖星引的群鬼暴乱。这才不得已将卫山前辈一并打入狱中。”神荼长叹道。

郁垒立即反应过来附和一句,“的确如此。妖星下界为祸,不知又要害死多少无辜百姓。我等既奉天命把守鬼门,自当竭尽全力。十八层地狱严加看管,保证不放出一个小鬼逃往人间。”两神一唱一和,倒是将此事说出了大义凛然的感觉。

云中子掐指一算,今日确有妖星一事。耐了耐心中之火,半晌长叹一口气。手上浮尘一扫,卫山七魄便从那炮烙柱上飞了起来,封入云中子灵宝葫芦之中。

二神将见云中子并未发难,心中长舒一口气。云中子懒得理会,转身对苏冰道,“什么十八层地狱,你不必替他受,卫山魂魄我也要带走。”苏冰正欲开口,云中子闭目一算,又道,“先不急着走。呵呵,当真是有意思了。西方佛门也有求于你。小娃娃,你还真是身负大气运,既然有此气运,以后出门在外说话就硬气点。你看今天见那个酆都小儿给你吓的。下回见了此人知道该怎么做吗。”

苏冰略一思索答道,“自然是先骂后抢。”

云中子捧腹大笑,一颦一笑间更有几分冰山消融之美,惊艳二鬼门将半天。云中子笑的起不来身,哪还有半点隐士高人的样子,“说得好。下次见这小老头就这么办,要不你出去别说是我徒子徒孙。嗯,你小子对我胃口,想我云中子行走两界千万载,只有我欺负人,哪有人欺负我。”语罢手中浮尘一挥,韦陀菩萨与按孔雀明王菩萨两人与契税路演二人对坐,此景看的苏冰不知所以然了。

“祖师此乃何意,为何我师尊与佛门中人在一起。”苏冰不解。云中子简单废了几句口舌介绍了下韦陀菩萨和孔雀明王菩萨来历,苏冰听完若有所思,“如此说来这二位来头可都是不小,皆是那如来佛祖的亲信。他们不再灵山天竺待着,来我东土作甚。”

云中子微笑,手中浮尘指了指苏冰。

苏冰一脸不可思议,看着浮尘默然半晌憋出一句,“我?”

云中子微微点头,这副模样让酆都大帝见了恐怕要惊出老牙来。那云中子可是十步杀一人的杀星,哪曾这般温和过?

——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当年唐朝李太白所作的诗句,后几句少有人知。若是把最为出名四句写上,列位也能一眼认出。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文人多指李太白剑法高明,颇有侠客气。毕竟李白的剑法不次,全唐起码能排进前三。后人有称李太白为剑仙的,当然更多的莫过于诗仙。毕竟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写诗行文气势便不一样,我等凡夫俗子哪写得出手持白玉杖,朝别黄鹤楼的诗句出来。不过这首诗倒是云中子最为喜爱,其中侠客性格,与其无二。

“你身负大气运,活佛菩萨寻你帮忙。我倒是不奇怪,只是这韦陀昙花一事,可是上古千万年的陈年旧事。为何偏偏在今日拿出重提。而地藏也不愿相帮,莫非佛门已分两派。此事背后本座总感觉没那么简单。”云中子拂袖沉声。

这聿明氏她亦有所耳闻,相传乃是剑仙贬谪至凡间。修的是桃花剑法。以秘法饮血供养宝剑。短则三年,长则十年,即可练出一点灵犀。功至大成时还可乘驭十二门飞剑。奇怪如此人物,非要触犯天罚,助那韦陀与昙花仙子相会。已被贬谪凡间,应知错悔过。如今沉沦三界之外,不入六道轮回。人非人,鬼非鬼。惨也。

“祖师叔。啊,该是祖师姑。这聿明氏身在何处。”苏冰口中问道,虽不知为何这些年祖师姑以男性身份示人。不过也懒得追问,她老人家这等大能行事自然有自己的理由。

云中子听闻这小子改称祖师姑,无奈翻了个俏皮白眼,“罢了,千百万年没人敢跟本座如此嬉笑。你小子日后常陪本座说说话也好。这聿明氏本座知道,此人若被封在在阴司地府之中,该归地藏掌管。一会咱去拜会一下老菩萨。”

一百五十一回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

却说苏冰与云中子去往那地藏菩萨住处而寻。所谓佛法无边,满天诸佛四大菩萨,皆由大神通。诸天法相,无处不在。亿万化身于人间聆听疾苦,或为花草,或为鹰犬。地藏菩萨当年立下宏愿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法相之中尤其之多。亿万法相遍布地府人间,似云中子闹地府一事岂能瞒得过。就连那谛听也能闻得出云中子仙气来。

苏冰行至地藏菩萨殿前,你见那石碑上刻。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

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

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

当年地藏前世金乔觉携白犬一只浮海来华,削发为僧。白犬伴金乔觉一路颠簸,卓锡九华。在共同苦修的七十五载中,白犬与金乔觉昼夜相随,处处使其逢凶化吉。贞元十年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三年后,金乔觉尸身开缸,见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根据佛经曰:“菩萨钩锁,百骸鸣矣!”。众人皆为金乔觉而感叹——金乔觉乃是地藏菩萨化身,故建寺连白犬同请供奉。金乔觉被佛门认定为地藏菩萨之应化,称金地藏。这只神犬也因是金乔觉的信物、爱物、宠物和护身之物,被佛教尊称为神犬,入佛门地藏封为谛听。当年释迦圆寂之后,释迦的接班人即未来佛弥勒诞生之前,婆娑世界众生由谁来度化。释迦便将此重任交给地藏,其法力可见一斑。地藏菩萨一说前世为至善孝女,其母修邪道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为救母便立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发誓要度尽世上极恶之人。苏冰沉吟难言,婆娑世界多少生灵,大善大恶之人不胜数。当年孔丘开宗立派创儒家学说,以礼仪教化划分善恶忠孝,却仍然度不尽世上恶人。有教无类是也,然众生不觉,难以开化。地藏菩萨在地狱千万载也未见有成佛迹象,可见地狱度空一事难如登天。

云中子见地藏殿朴素,口中叹道,“盖闻二仪有象,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即天地有灵,度化此处婆娑世界。然地府与灵鹫山不可相比,既无八节奇花,又无四时仙果。乌兔也无跟脚,龟蛇岂敢盘旋。终年昏昏然无天光,阴风惨惨,冷雨戚戚。然地藏心不改也,吾甚为敬佩。”

云中子叹然间,一兽自门中走出。此兽集群兽之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有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貌似龙非龙、似虎非虎、似狮非狮、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头生独角。乃是当年白犬得道,能听婆娑世界疾苦,地藏经案下所伏神兽是也。

“菩萨命我在此恭候多时了。云中子前辈多年未见美貌不减。二位贵客快请进。”这谛听口吐人言,形神状貌皆与九华山上一般无二。如此说来此处地界正是九华山下,与楚江王那东海之底相去十万八千里。这才多少时日便行万里路,奇哉。

云中子夜梦游三界的修为,苏冰心中所想一念之间便已知晓,手上浮尘轻扫口中轻笑,“阴界不比阳界。路程不可用步行路数算。”

正是早知世间行路难,何必人间问。

——

地藏菩萨身分六位,盖双拳两脚难度婆娑众生。故化作六大分身,苏冰踏入殿内只见六位菩萨坐地藏殿六大方位。那正是:檀陀地藏,所谓“檀陀”乃一种人头幢,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众生。

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度饿鬼道。

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济度阿修罗道。

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济度人道。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

“近年六道不平,先有饿鬼闹地府,后有天界妖星出世。婆娑世界人皇更替,王朝争霸,苦难者俞多。以地藏菩萨法力亦疲倦,不得已身分六道,度化六道一切苦厄。今已明二位所来为何事,令小兽在此等候。”谛听口中叹道。

苏冰见在眼底心中震惊。经文卷书上记载:凡人道,世道,天道,周天三界者,皆以为世间太平。谁知如此这般景象。世间诸行无道,善恶,生死,寒暑。所谓正邪之间勾心斗角,应二仪之象。然天地之间总有阴阳失衡,善恶不公之时。便有地府掌断三生,善恶赏罚,六道之内,地藏菩萨度化独占七分。

“苦厄亡灵怎会如此繁多。”云中子见状眉头紧皱。数百万年不曾见此景象,如同浩劫降世一般,六道恶灵不计其数。地藏一己之力苦撑至今,实深不可测。佛门都言地藏早有南无菩萨之上法力,如今看来不虚传。

“你既知本座来意,本座也不避讳有话直言了。聿明氏在何处。”云中子话锋直切。要知道当年聿明氏犯了天罚,韦陀与昙花仙子爱情虽然浪漫,只是这个浪漫背后有代价罢了。要如今仔细想来,昙花仙子背后有道门三清,韦陀金刚背后又有释迦佛门。这天罚只好罚在了聿明氏这个一无出身二无修为的散修身上。落得个永无轮回,一身修为空幻泡影。

“谛听,取我袈裟来。你以我袈裟为证,带云中子前辈往嗔恨之地去寻聿明氏吧。此人也是可怜,本座若有机会定要纳入门下。无奈天意,去也,去也。”六位地藏菩萨同声说道,语罢仍在地藏殿中端坐度化六道苦厄。

谛听闻言领命接过袈裟,你见那袈裟流光异彩,大有超凡宝物之意,谓上下龙须铺彩绮,兜罗四面锦沿边。体挂魍魉从此灭,身披魑魅入黄泉。这聿明氏其实一直被押在欲界六欲天之中。

打赏
觉得本书不错?打赏作者,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