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谋定天下

第两百八十二章

宴会上太子的表现没有让皇帝失望,皇帝高兴了,朝臣就高兴了,整个京城都高兴了,吓得吐谷浑的使臣们以为是宴会上他们献给慕天的城池和所应允下的承诺让皇帝很高兴,因此心中那点的不忿,也就没有了,反而还帮着慕天的官员催促自己的国家的人赶紧把事情给办妥了,好让他们及时回家。

大家都很积极的对待这些事情,俗话说众人拾柴火力高,很快,不过是半个月,这些事情就已经全部弄好了,吐谷浑大皇子亲自率人押解叶子安余留的亲眷来慕天。

皇帝收到这种好消息,却面上没有半点喜色,因为一旦吐谷浑大皇子进京,礼亲王和赵家的罪也要定下来了。

太子最近的表现不错,皇帝也有心再扶持他一把,于是整天拘着他跟在自己的身边,学着看着,往后这个位子总得交给他的。

皇帝放下信件,看了眼正在旁边批改奏折的太子,“最近可有什么心得?”

太子心一紧,放下手中的笔,在皇帝的身前跪下,“为君之道,存百姓,为人之道,明是非。”

听了这句话,皇帝看着太子久久不曾说话,眼睛的深幽让人不寒而栗,太子的内心有些慌乱,“父皇,不知儿臣哪里说错了……”

半晌后,皇帝叹息一声,拍了拍太子的肩膀,“起来吧。”

语气还算温和,太子如重释放,慢慢的站了起来,可是刚刚站定,皇帝又道:“这话是你自己悟出来的?还是宁平郡王教你的?”

太子浑身一僵,抿紧了嘴:“父皇……”

还未辩解,皇帝就挥手打断:“算了,朕不想听,结果如何你我都知道,不管怎么样,有一点你做的没错,在发生了这么多事后,你还愿意和宁平郡王相交,还愿意听他的话,这点朕倒是对你刮目相看。”

太子弯腰行礼道:“宁平郡王是儿臣的弟弟,儿臣心里清楚,赵家才是过错方,宁平郡王和云娘子才是苦主,儿臣不敢黑白颠倒,宁平郡王和云娘子曾帮助儿臣良多,儿臣也不敢忘记这些友善,宁平郡王又为慕天建功立业,儿臣也不能寒了他的心。”

此次皇帝倒是真正的赞赏的看了太子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算是长进了。”

“儿臣担不起父皇的夸奖。”

皇帝也拿起一本奏折看,太子批改的奏折大部分都是小事,那些关乎国情军机的大事都在皇帝的案桌上,譬如皇帝手中的这一本,就是参奏给礼亲王和赵家定罪的。

皇帝拿着奏折,在手里反复了的看了看,扔给太子,“看看吧。”

太子不敢推辞,打开来一目十行的看了看,恭敬的还给了皇帝,“刑部侍郎说的没错,此事的确该有定论了,从州址山的藏尸案,到广州府翻出来的海运案,这些都是关乎于国家的大事,朝廷必是要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你不为赵家求情?”皇帝反问

太子咽了口口水,“赵家有罪,儿臣和他们虽是有血缘亲情,但在国家百姓,在是非公道上,儿臣不敢徇私。”

皇帝轻笑了一下,“你可知我给老六定下宁平为封号,有什么含义?”

“父皇心思,儿臣不敢猜测。但宁平乃是安定太平之意,《后汉书·方术传论》:“以为力诈可以救沦敝,文律足以致寧平,智尽於猜察,道足以法令,虽济万世,其将与夷狄同也。父皇大概是因为六弟在北地的战功,这才恩赏了这个称号。”

皇帝“嗯”了一声,“是有这个道理。”

“但还有一层,朕是为了你,为了整个皇室。”

太子匍匐在地上,“儿臣,不解。”

皇帝长叹一口气,“宁静平息,这个封号不仅仅是为了恩赏他的战功,更是要宽他的心,不要在于皇家为敌。”

“朕的儿子不多,你虽不是最优秀的一个,但心思纯善,能听得进他人的劝解,但不好的就是也容易被人左右,容祁心性手段都在你之上,但他的心思太沉了,这也就是朕为什么宠爱容祁,不喜你母亲,还要立你为太子的原因。当然,还有一点,因为容祁不是朕的儿子。”

太子冷汗如雨,“父……父皇……”

皇帝挥了挥手,“慌什么,这又不是什么机密的事情,很快大家都会知道的。”

“按理说,等朕百年之后,你登基为皇,只有你一母同胞的兄弟才能奉为亲王,其余的都是郡王,若是郡王要进封亲王,需要靠自己立功,容祁在北地立下大功,朕应该要封他为亲王的,可是朕想了一想,若是奉了亲王,往后这真相被公布与众之后,他怕是得站在风口浪尖了。”

“因此,朕干脆提前给了他一个郡王爵,剩余的就补偿给他,为云氏一族翻案。”

太子似乎开始明了起来了,“为云氏一族翻案……”

皇帝点头:“云氏当年被先帝抄家灭族,容祁就是云家族长,云娘子的嫡亲兄长,云子政的孩子,而当年的通敌叛国一案,原本就是子虚乌有,是故意栽赃嫁祸,目的是为了……”

皇帝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为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当年你尚且三岁稚童,这些事情与你说了又有什么关系呢,罢了罢了,不过是朕突然想起故人,一时感慨罢了,你继续去看奏折吧,这礼亲王的事情朕就交给刑部和大理寺那边审理了。”

“父皇,儿臣想负责此事。”

“嗯?”皇帝故作疑虑:“赵家可是你的母族,你的母亲虽是被囚禁了,但她依旧是太子生母啊,你确定要亲自审理这件事?你不怕你的母亲会恨你?”

太子心中取舍,“赵家是罪人,不论是为了礼亲王叛乱,叶子安挥军,还是云氏灭族,赵家必须谢罪,儿臣愿意亲自查清此事,定罪赵家,还给亡灵和全天下的百姓一个公道。”

皇帝眼神深远:“你真的愿意?”

太子磕头道:“儿臣愿意,请父皇成全。”

打赏
觉得本书不错?打赏作者,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