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集 浪漫杀手白宝山上
这起案件的主人公名叫白宝山,出生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一个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北京钢铁公司的职工。
他出生没多久,父亲便病逝了。母亲因生活艰难,不得不将他送到老家河北省徐水区。
他小时候的经历,可以说是十分让人同情,但这也不能成为他犯罪的原因。
1971年,白宝山已经13岁了,他重新回到了北京,13岁才上小学一年级,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1973年,15岁的他便辍了学,在一家街办的酱菜厂当临时工。
1976年,18岁的他,被石景山第一电碳厂录用,成为了一名装卸工,因厂里举办的一次实弹射击,他迷上了枪支,经常用气枪去打鸟。
1981年,23岁的白宝山结了婚,妻子是同厂女工。
1982年,白宝山拥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一对龙凤胎。
也就是从1982年开始,白宝山开启了自己的犯罪生涯。
1982年12月,白宝山和他的同伙张某在居民区盗窃了两件衣服,价值10元左右。
没过几天,他又盗窃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价值110元。
1983年,白宝山和他的同伙张某,连续盗窃一系列生活用品,价值共500元左右。
1983年3月8号,白宝山和他的同伙落网,同年9月,因盗窃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
在狱中白宝山又被揭发了一些犯罪事实,82年的一次偷盗中,因被对方发现,白宝山用一根木棍猛击受害者头部,致使颅骨线形骨折,头皮裂伤。
并且多次盗窃,涉案数额巨大。
北京宣武区人民法院,因此修改了对白宝山的审判,判其抢劫罪五年,盗窃罪七年,两罪合并有期徒刑11年。
这次加判对白宝山影响巨大,让他的心灵开始扭曲,对社会仇恨加大。
入狱后白宝山一直积极改造,在35岁时获得减刑一年。
却在同年九月,诱骗一名狱友帮其扣钱,并用榔头将其砸死,最后他将尸体埋在山上挖好的洞内,警方询问时,他声称没见过此人。因为证据不足又找不到尸体,所以这件事情只好不了了之。
1994年3月21日深夜,白宝山用榔头捶死了同寝狱傅克军,一榔头砸下去,博克军就直接昏了过去,白宝山又举起榔头重重的砸了一下,就是这一下要了博克军的命。
将博克军砸死后,白宝山用相同的办法,将博克军的尸体扔在了事先挖好的坑内。
随后又把沾血的物品全部烧掉,经过这两次事件,警方对白宝山起了疑心,有人举报说曾看见白宝山在清晨焚烧被褥,警方把白宝山带到了询问室,但白宝山却一口否定这件事,跟他没有关系。
因为找不到尸体也找不到充足的证据,所以无法给白宝山定罪,单独关押他125天后,让他写下了检查书,就把他放了出去。
这两起案件,直至白宝山被俘,才水落石出。
1996年3月7日,白宝山如期出狱。
同年三月十二号他回到了北京,并且还随身携带着,从牧民那里弄来的75发步枪子弹和50发手枪子弹。
因为在91年的时候被注销了户口,所以回到北京后,白宝山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办户口。而白宝山在办户口时受到了阻碍,办理户口的警察拒不给他办理户口。
因为这件事白宝山对警察产生了憎恨。
1996年3-4月,北京市石景山区、丰台区连续发生歹徒夜间袭击执勤岗哨恶性案件。当时整个京城都被轰动了,北京警方全力以赴投入到此案的侦破中来。
1996年3月31号,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京西石井山某电厂静悄悄的,一个黑影从墙边慢慢走,躲在了草丛后,静静的观察着门口的岗哨,没多大会儿,换岗的哨兵就来了,新来的哨兵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适,走到一旁,一手持枪,一手扶着墙便开始吐起来。
哨兵正好背对着白宝山,趁其不备,白宝山快走几步,朝着哨兵的头就来了一下。
哨兵当即就被打倒在地,白宝山又补了几下,看到哨兵彻底晕了过去,上前摘走了他的枪,随后便仓皇逃去,消失在夜幕之中。
时隔数日后的4月7号,石景山区某部要的门卫室响起了枪声,一名执行岗哨当即被打伤,开枪歹徒趁夜色逃跑,一个多小时后,警方在苹果园附近拦截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就在要对其进行盘查时。
车内突然跳出一个持枪男子,用布包裹着长枪,对着警方一通扫射,打伤了几名警察后,那男子便落荒而逃。
随后石景山区的警方,便开始了天罗地网的搜查,就在这种时候,白宝山竟然选择再次作案,4月22号的深夜,丰台区某射击场的一执勤岗哨遇袭,岗哨当场牺牲,一手枪枪套被抢走。
随后警方立刻成立了专案组,来调查这几起事件,
在“4·7”、“4·8”、“4·22”三起枪案现场提取了标有“75-81”标识的弹壳,经过技术检验,弹壳同出自同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很有可能就是“3·31”某电厂岗哨遭闷棍袭击被抢走的那支。专案组侦查员经过分析,达成共识,果断地将四起案件并案侦查。
按照4.8案件,司机提供的线索,警方绘制出了嫌疑人的画像,身高1米75左右,年龄35岁上下,北京人。那段时间,警局里的所有警察,几乎人人都有一副犯罪嫌疑人画像复印件。
以石景山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各区摸排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开始了。
警方对于每一个线索都认真核实查证,生怕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
但即使是这样,在1996年,北京又发生全国罕见的持枪抢劫银行运钞车的系列案件。
犯罪分子极其狡猾,残暴,给警方破案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一时间,来自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压力,几乎压的警方喘不过来气。不过即使在这种时候,也没有一名警察轻言放弃,从局长到普通警员,大家都秉承着一个信念,为了人民的安全和社会的和谐,一定要抓到那个穷凶极恶的罪犯。